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煤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聚力创新驱动,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访客 2025-10-01 17:10:06 5753
中国煤科在“十四五”期间聚力创新驱动,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煤炭开采效率和产业附加值,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此综述概括了中国煤科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聚力创新驱动 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煤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十四五”以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煤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驱动、做强主业”战略,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锻造煤炭科技现代产业链“链长”,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积极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领军企业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四五”期间,中国煤科树立“追求真理、探索奥秘、勇于创新、家国情怀”科技创新理念,从创新体系、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创新生态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深入推进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建设,重点科研项目全部实现IPD管理。系统布局研发体系,形成“中央研究院、二级企业研发中心、创新单元”三级研发格局;日本、德国、澳洲海外研发中心投运;新组建低碳技术研究院、防爆与电气安全技术标准研究院,初步构建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装备产品研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共进的新型市场化研发体系。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十四五”期间,中国煤科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实验室,集团化重组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并成功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超过20个;先后承担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部委实验平台建设,9个煤炭行业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认定;建成全球唯一的两万千牛大倾角液压支架实验台、机械传动测试系统、10米法电磁兼容试验系统、12千伏大容量高压供用电短路试验台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科学研究和检测检验条件资源高地。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获批成为全国固体生物质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矿山安全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承担《煤矿安全规程》修订工作,组织开展瓦检员机器人替代等重大专题研究,牵头建立了煤矿智能化、矿山生态修复等标准体系。拥有全国标委会4个、行业标委会2个。

强化技术攻关能力。中国煤科加大科研投入和立项,近五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项,在研在编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标准规范857项。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授权专利连续三年实现40%以上增长,累计有效专利超1万件;中国专利奖银奖2项,优秀奖24项,获奖总数居中央企业前列。近五年获国家级科技奖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近500项。连续两届获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数量占行业总数45%。

积极构建创新生态。中国煤科实施知识产权资本化,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探索构建以知识产权资本化为核心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项目组织管理,“揭榜挂帅”“赛马”“直接委托”“对外合作”等多种项目组织方式并行,“包干制”“先干后补”“先干后奖”等经费资助方式推动科研项目从“重立项”向“重结果”加快转变。建设开放协同创新平台,深化国内外协同创新,牵头成立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煤矿智能化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集团40项重点先进科技成果年均合同额超36亿元。40余项成果先后入选国资委、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协、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先进成果推广目录、先导技术榜单。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践行“国之大者”责任担当

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断增强。“十四五”期间,中国煤科加强国家能源保供科技支撑,率先构建全国煤矿智能化技术标准体系,建成全国首个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主导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支撑全国70%以上智能化煤矿建设,推动我国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和原煤工效大幅提高。有效赋能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形成了系统防灾致灾机理、监测预警、防范治理、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防治等煤矿安全理论技术装备体系,矿山灾害防治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稳居行业第一,有力支撑煤炭行业百万吨死亡率从0.157到0.054,下降65%,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为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骆驼山煤矿抢险等60余次应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十四五”期间,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首创兰炭粉无助燃高效清洁稳定燃烧技术,开发煤焦油提取甲基萘等电子化学品、酚类高附加值产品,以及煤焦油合成PEN特种聚酯工程塑料等“卡脖子”化工新材料。研发粒度间断级配高浓度煤浆制备、煤化工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装备,为我国煤化工行业清洁低碳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成世界最长727公里陕西神渭输煤管道项目,开创煤炭清洁运输新方式;抚顺西露天项目入围自然资源部项目库;青海木里矿区示范工程植被复绿达到89%,有力支撑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济宁任城模式入选央企“我为群众办实事”百项特色项目,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聚焦“两端”发力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中国煤科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3%,生产设备设施数字化率为6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71%。2个工厂入选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数量已达10项(8户企业)。煤机智能装备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始终保持国内第一,采煤机、快速掘进系统、重型刮板输送机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推动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攻克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450米超长工作面等智能装备技术,国内首套掘支运一体化智能成套快速掘进装备入选“坐标中国”,列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央企30个标志性成果之一,首套钻锚一体化智能装备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积极布局战新产业。“十四五”以来,中国煤科加大战新产业有效投资,2024年战新产业投资41项,占集团年度投资的63%,战新产业收入占比超过50%。2025年,中国煤科战新产业投资37项,占集团年度投资计划的67%。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近年来培育形成矿山机器人、防爆锂电池、地热能开发利用等若干新兴产业,1户企业入选国资委首批启航企业,“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入选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首批项目。(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供稿)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nobu.com/nnobu/3399.html发布于 2025-10-01 17:10:0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