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中煤,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打造行业典范

访客 2025-09-29 13:08:36 79027
中国中煤致力于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致力于在煤炭产业中做好“大文章”,该公司深知煤炭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煤炭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推动煤炭产业链的升级转型,中国中煤正努力实现煤炭的高效转化和清洁利用,旨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向智向新坚定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文章”

——中国中煤“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十四五”以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煤”)坚决扛起央企政治责任,坚持“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锻造绿色转型的“科技引擎”,坚定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系统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路径。

实施创新驱动

勇当能源转型“领头雁”

中国中煤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聚焦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加速锻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筑牢发展支撑。打造“小内脑+大外脑”中煤特色创新模式,畅通“科学—技术—工程—市场”转化路径,系统构建项目、平台、人才、投入、管理、机制“六位一体”保障体系。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低碳创新中心,获批工业绿色低碳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积极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3家,科技型、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2家,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1家,2家企业获评“小巨人”称号。

聚力核心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变革。瞄准核心、“卡脖子”及前沿技术集中攻关,高质量完成29项国家级任务及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专项任务,突破深部开采灾害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冲击地压防治、固废瓦斯利用、矿用鸿蒙、超深立井、“透明地质”等重大项目,创新成果竞相显现,成功研制全球首台200吨级纯电矿卡、全球首套8MW超长运距智能刮板输送装备,5项成果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类产品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建成全球首个架空“气膜粮仓”,荣膺“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深化数智赋能,推进产业升级。突出数字智能引领,建成中煤生产运营智能管控平台,引入AI人工智能工具,研发150余个算法模型,深入推进管理模式和机制变革,实现全链协同、全程贯通。建成智能化煤矿48座、智能化综采工作面203个,9项成果入选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提质增效,中煤陕西公司、鄂能化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强煤电灵活性改造和深度调峰,打造智慧电厂标杆,新集公司“5G+智慧电厂”项目入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5G应用创新“典型案例”。

聚焦绿色低碳

绘就生态发展“新底色”

中国中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煤。

科技修复,重塑绿美矿山。创新应用充填开采、减水保水开采等技术,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22座。中煤平朔矿区完成矿区及周边区域绿化面积2.3万亩,复垦土地7万余亩,区域植被覆盖率由开采之前不足10%提高到95%以上,《可复制的“平朔模式”》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生态建设成果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两山论”央企实践典范。中煤大屯公司、中煤新集公司利用采煤沉陷区发展渔光互补、高标准农田、生态湿地,打造集新能源、特色农业、生态修复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

标准引领,树立降碳标杆。全过程参与煤炭及煤电产品碳足迹因子测算与国际标准制定,编制《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以及《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基准》《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等多项重要行业标准,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作为央企首个纳入“温室气体排放环评典型案例”示范项目,为行业提供“减污降碳协同”模板。高浓盐水处理、煤矸石充填、离层注浆等成套环保技术推广至全国60余座矿井。前瞻布局碳资产开发与CCUS前沿领域,引领行业实践。

产业共生,释放循环效能。充分利用矿厂区屋顶、煤矿采煤沉陷区、关闭退出煤矿工业场地等空间资源,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实施矿区“煤改电”“油改电”,开展清洁取暖、矿区充电重卡、新能源直供电等绿色改造,深度挖掘煤炭、煤电、煤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三废”资源价值,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0.9%、89.9%,远超全国大型煤矿企业平均水平,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低至3.85千克标煤/吨,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2.7%,树立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标杆。

展望未来,中国中煤将继续胸怀“国之大者”,牢记能源报国使命,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nobu.com/nnobu/3342.html发布于 2025-09-29 13:08:3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