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半年业绩整体提升,电池厂商加速新蓝海掘金之旅

访客 2025-09-10 13:00:59 17884
上半年电池厂商业绩整体改善,加速挖掘新蓝海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电池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厂商积极投入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为新蓝海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近日,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多家电池厂商相继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盈利表现普遍向好,营收与利润齐升。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终端需求的持续放量。不过,在整体向好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格局分化趋势也正逐步显现,能够持续开拓新增长点、构筑差异化竞争力且全球化布局完善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势,并为下一阶段盈利增长打下基础。

■■多家企业业绩向好

从财报数据来看,多家电池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其中,动力电池系统营收约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同期宁德时代总营收比例约73.55%。

今年上半年,中创新航实现营业收入约164.19亿元,同比增长31.7%;期内利润约7.53亿元,同比增长80.4%。欣旺达实现营业收入约269.85亿元,同比增长12.82%;归母净利润约8.56亿元,同比增长3.88%。

亿纬锂能虽然营收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出现下滑。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母净利润约16.05亿元,同比减少24.90%。从业务板块来看,该公司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营收均有增长,其中动力电池营收同比增长41.75%,储能电池营收同比增长32.47%。

分析指出,需求增长是多家电池厂商业绩改善的重要驱动力。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上牌的电动化车辆(含油混、插混、纯电)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合计为504.4GWh,同比增长37.3%。另据ICC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亿纬锂能董事会秘书江敏在电话会议上介绍,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产品在今年二季度对国际车企的交付逐渐起量,毛利率有了明显提升。该公司改造完成的产线在今年7月开始陆续投产交付,动力电池板块盈利能力预计在下半年会稳定向上。

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总体产能利用率保持在约90%的较高水平,目前市场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扩建产能。

■■开拓增长新空间

整体来看,除动力电池外,多家电池厂商储能业务交付稳定,已成为第二增长极。例如,财报显示,储能系统类业务已成为欣旺达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实现营收约10.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85%。欣旺达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提供储能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广泛覆盖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及数据中心储能等应用场景。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同比增长133.25%。

此外,上半年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营收占总营收的89.43%,各自占比分别为73.55%和15.88%。宁德时代此前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动力、储能合计销量接近150GWh,同比增长超30%。其中,储能占比约20%。

万联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在以旧换新等消费激励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叠加全球储能装机增势稳定,锂电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盈利水平显著修复,龙头公司竞争优势增强。展望后市,锂电池产业链整体趋势向好,有望逐步进入周期复苏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电动化浪潮下,电池企业也正积极拥抱船舶、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欣旺达指出,该公司持续拓展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出行、服务机器人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的多样化应用,并随着下游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及其业务发展,持续拓展产品组合。

有分析人士认为,电池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尽管目前车用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仍是主要应用领域,但企业产品需求结构正从传统单一场景加速向多元化应用拓展。企业通过布局新兴市场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有助于消化现有产能,并在下一轮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中抢占先机。

■■加码境外业务

出海也是电池厂商寻求新增长的重要方向。从上半年来看,国内多家电池厂商海外布局步伐提速。根据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境外业务营收为612.08亿元,占比为34.22%;境内外业务营收分别同比增加1.24%、21.14%。宁德时代介绍,其销售境外的主要产品为电池系统。主要业务地区的当地汇率及关税等经济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境外客户回款情况正常。

欣旺达称,报告期内,该公司销售境外的主要产品为消费类电池。上半年其境外收入占比达39.58%。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电池厂商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期望借助香港市场的国际化平台实现海外业务拓展。今年7月,欣旺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计划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6月,亿纬锂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据悉,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匈牙利30GWh动力电池工厂和马来西亚38GWh储能电池项目,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短期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受供需持续改善影响,电池价格企稳,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稼动率提升带来额外盈利弹性,电池板块业绩有望超预期;中长期来看,供需改善趋势依然较为明确,同时商用车电动化、AI数据中心、海外市场仍有望为头部企业带来超额增长。在估值层面,中国电池核心资产较日韩企业仍具备显著优势,随着后续更多电池企业H股上市,在全球资金定价体系下,中国电池企业资产估值中枢地位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nobu.com/nnobu/2742.html发布于 2025-09-10 13:00: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