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半年报惊艳!同飞股份净利暴涨466.71%!

访客 2025-08-30 13:00:37 63616
半年报惊艳!同飞股份净利暴涨466.71%!摘要: 中国储能网讯:8月26日,同飞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4亿元,同比...

中国储能网讯:

8月26日,同飞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4亿元,同比增长58.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66.71%。这一数据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折射出储能温控领域在能源转型大潮中的强劲需求。

半年报惊艳!同飞股份净利暴涨466.71%!

01

政策助力储能井喷,液冷技术迭代关键玩家上线

同飞股份的爆发并非偶然。翻开国家能源局的文件,2025年堪称储能行业的“政策大年”。《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3000万千瓦;《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结束实施八年的“新能源项目并网需配置储能”要求;《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2025年底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政策指挥棒下,储能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数据显示,仅2025年1-7月国内储能(含直流侧设备)采招落地总规模就已超过200GWh。

半年报惊艳!同飞股份净利暴涨466.71%!

随着储能系统向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演进,液冷技术渗透率也从2024年的35%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2%。而同飞股份正是这场技术迭代的“关键玩家”:其液冷产品已与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并在高压级联直挂储能系统领域实现装机量超2GWh。

02

产学研三重赋能,领跑百兆瓦级储能电站温控赛道

同飞股份的“逆袭”故事,始于一场游刃有余的技术迁移。这家以数控装备温控起家的企业,早在2018年就嗅到储能市场的机遇,将数控机床领域积累的液冷技术“移植”到储能系统。

半年报惊艳!同飞股份净利暴涨466.71%!

“储能温控的难点在于‘既要精准控温,又要极端环境适应’。”同飞股份研发负责人透露,公司针对沙漠、高原等复杂场景开发的液冷机组,能在-40℃至60℃宽温域内稳定运行。这种“硬核”技术,让同飞股份成为思源电气、特变电工等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御用供应商”,其纯水冷却单元在风电变流器市场的占有率突破35%。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同飞股份研发费用达5324万元,同比增长15.99%,拥有专利239件、软件著作权46件。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产学研”模式,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相变材料温控技术”,将储能系统能效提升8%;与中科院联合开发的“智能群控系统”,可实现百兆瓦级储能电站的“一键调控”。

“我们不是简单的设备供应商,而是储能系统的‘温度管家’。”同飞股份董事长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这种定位让公司在储能温控市场快速崛起——2022年营收1.58亿元,2023年增至9.04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达6.81亿元,同比增速87%,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

03

行业竞争服务为王,海外订单增长势头迅猛

同飞股份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透露:“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28%,预计全年将突破35%。”这一目标的底气,来自其稳扎稳打的出海策略。

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与生产基地深化全球化布局。2025年5月,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并通过该子公司在泰国投资建设孙公司及生产基地。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全球供应链响应能力,更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客户在东南亚地区的配套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此前,公司已于2022年对欧洲子公司ATF增资100万欧元,强化在欧洲市场的本土化服务能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储能温控的竞争,本质是服务能力的竞争,而同飞股份正在构建起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服务壁垒。这种壁垒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中已见成效: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10%,其中工商业储能温控产品占比超60%。

04

数据中心液冷年复合增长40%,技术迁移抢跑新赛道

当同行还在储能赛道“内卷”时,同飞股份已悄悄布局下一个增长极——数据中心液冷。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PUE(能源使用效率)限制从1.5降至1.3,液冷技术成为“刚需”。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将达1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同飞股份的入局精准而又及时,其冷板式液冷系统已应用于阿里云、腾讯云等头部企业,浸没式液冷方案则与华为、中兴通讯达成合作。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储能+数据中心”的协同效应——为储能系统开发的低电导率冷却液,可直接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而高压级联技术积累的群控经验,恰好匹配数据中心“千机一柜”的管理需求。

“我们正在研发‘光储充算’一体化温控解决方案,未来一台设备就能同时管理储能电池、充电桩和数据中心服务器。”同飞股份CTO透露,这款产品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2026年量产,目标市场是年规模超500亿元的“新基建”领域。

05

高增长背后的隐忧,技术革新与管理优化并进破局

尽管业绩亮眼,同飞股份并非没有隐忧。首先是毛利率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23.65%,虽同比提升2.77个百分点,但低于英维克等竞争对手。其次是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达62%,其中宁德时代一家就占28%。最后是技术迭代风险,若氟化液等新型制冷剂实现规模化应用,公司现有产品线可能面临替代压力。

半年报惊艳!同飞股份净利暴涨466.71%!

“我们正在通过‘技术+管理’双轮驱动化解风险。”同飞股份管理层表示,一方面加大在固态制冷、氢能温控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推行“精益生产”模式,将交付周期从45天缩短至30天,库存周转率提升25%。

06

写在结尾

同飞股份的崛起恰似一部“技术驱动型”企业的成长范本:从数控机床温控的“传统市场”,到储能温控的“新兴赛道”,再到数据中心液冷的“未来战场”,公司的每一步都踩中了产业变革的节奏。

从政策红利到技术迭代,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布局,这家企业用“温控管家”的精准定位,在能源转型与算力革命的交汇点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高增长故事。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半年报惊艳!同飞股份净利暴涨466.7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