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见成效

访客 2025-07-07 14:09:48 53908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见成效摘要: 电动自行车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开展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见成效

电动自行车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见成效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开展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在生产、流通、平台广泛抽取样品,共计1.6万余批次。其中充电宝、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等产品抽查批次数大幅提升。

电动自行车作为既便捷又环保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其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的起火事件多次敲响安全警钟。在业内人士看来,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需要生产、使用“两手抓”。未来,随着用户安全使用意识逐步提升、市场监管持续加强、电池技术迭代升级,行业将加速迈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起火事件引关注

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2025消费品行业系列研究报告—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解读》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国和消费大国,社会保有量高达3.5亿辆,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不过,电动自行车行业仍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创新研发能力弱、质量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由电池短路、电池不合规、线路老化等因素引发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件屡见不鲜。今年5月,海南海口美兰区海甸岛人民大道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店铺起火;4月,北京市大兴区一居民小区电动车棚内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造成多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毁,幸无人员伤亡,初步调查确认,火灾系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因充电线路老化致电路故障引发火灾;同在4月,江西萍乡一共享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起火,经统计,该停放点约有7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火灾导致90余辆被烧毁。

有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池外露程度大,行驶和停放过程中的撞击、涉水等不可控因素均可能导致电池受损。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因此从源头治理到末端管控,持续完善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体系十分重要。

加强电池质量把控

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与电池质量缺陷、违规改装改造、停放及充电行为不规范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从电池种类上看,当前两轮车锂电化趋势明显,而相较于铅酸电池,锂电池在极端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热失控。并且,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质量存在良莠不齐。

“影响电池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有些车辆搭载的是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可能来自非正规渠道。一些资质不全的小作坊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生产的电池在生产工艺、组装流程等关键环节存在缺陷,导致劣质电池流入市场埋下安全隐患。想要解决该问题,需制定标准规范,为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统一且规范的技术支撑。”一位锂电行业从业者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为进一步净化电动自行车市场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有多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并实施。2024年4月,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发布,并于当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国内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必须符合其要求;工信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另一方面,除加强电池产品质量把控外,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也十分重要。为预防和遏制因上楼充电、“飞线充电”等不当充电和违规停放行为引发的安全隐患,近期多个地区电动车消防安全新规实施。例如,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提出禁止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等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禁止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违规的个人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

安全治理见成效

整体来看,当前电动自行车行业正释放出安全标准与监管升级信号,对此业内有观点指出,此次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抽查批次数大幅提升,以及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实施,将进一步倒逼产业链企业加强电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电池本质安全水平,加速产业升级。

另外,在产品选购方面,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相关提示,购买电动自行车时,应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优先选择知名品牌,这些品牌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更完善的售后服务。确保所购电动自行车具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标志和整车合格证。

上述从业者表示,随着行业标准升级和监管力度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具备核心技术的优质产品才能脱颖而出并主导市场,而缺乏安全认证的低端产品将被逐步淘汰,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有力举措的推动下,当前电动自行车存量风险正逐步降低,起火事件呈下降趋势,安全治理成效已现。今年4月,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情况。据统计,去年5月至12月,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175起,造成6人死亡、15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46%、90%、87%;今年一季度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863起,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环比下降12.4%、75%、66.6%。相比整治前,每月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由5.6起降至目前的2起左右。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见成效

文 | 本报记者 姚美娇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nenergy)

编辑 | 赵方婷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