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算力狂潮下的能源破局,中国数据中心绿色蝶变之路政策篇

访客 2025-09-05 14:06:36 64463
随着算力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问题成为数据中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政策引导下,数据中心正经历绿色蝶变,寻求能源破局,政策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助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变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推动算力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储能网讯:

在数字经济浪潮和人工智能爆发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数据中心作为“智能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其算力需求正以惊人速度激增。据国家数据局透露,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的绿电消费比例需在80%以上,并在2025年前逐步推进这一指标落地,这不仅意味着“绿电使用”从可选项跃升为硬性要求,更彰显了行业绿色转型的潜力与紧迫性国家档案局中国政府网。面对海量用能压力,能源结构优化已成为算力建设的新生命线。

算力狂潮下的能源破局,中国数据中心绿色蝶变之路政策篇

01

顶层设计:国家行动设定绿色“硬指标”

数据中心绿色转型的号角,由国家层面发布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正式吹响。该计划为行业发展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和量化目标,其核心要点彰显了前所未有的决心:

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需降至1.5以下。对于新建的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要求更为严苛,PUE须降至1.25以内,而作为“东数西算”核心的国家枢纽节点,PUE更是被锁定在1.2及以下。这标志着我国对数据中心能效的要求已从过去的“鼓励”转向“强约束”。

计划要求到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提升10%,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的绿电占比更需达到80%以上。这一目标不仅推动了数据中心用能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更通过“绿证强制消费”机制,将绿色电力消费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企业使用绿电的情况将被纳入ESG报告,成为衡量其社会责任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

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更指明了未来的技术方向。高效散热技术,如液冷、蒸发冷却、热管等,被明确列为推广重点,预示着数据中心制冷方式将迎来一场技术革命。

02

市场驱动:“备电+储能”成为新增长曲线

政策的强力推行,尤其是绿证强制消费要求,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成本压力,但也催生了新的市场机遇。为同时满足高可靠性供电和高比例绿电的双重需求,“网电 + 自建绿电 + 储能”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正成为行业共识。

在此模式下,储能系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传统的备用电源(UPS)主要用于应对突发断电,而“备电+储能”系统则深度参与日常运营。它不仅能保障供电安全,更能在电价波峰时放电、波谷时充电,实现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

储能系统成为平抑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关键工具,确保数据中心7x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绿电供应。同时,数据中心凭借其庞大的储能容量,还能参与电网调峰,从单纯的“用电大户”转变为支持电网稳定的“储能调峰主体”。

这一转变,为储能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中心与储能企业的战略融合已进入新阶段。

03

地方实践:因地制宜的绿色算力蓝图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各地政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纷纷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绿色算力发展地图。

北京市出台《存量数据中心优化方案(2024–2027年)》,对老旧数据中心实施节能改造并提供财政奖励。对PUE>1.35且年耗电>500万千瓦时的存量数据中心,鼓励开展绿色低碳改造,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补贴不超过1200元/吨标准煤,新能源利用等项目补贴最高达项目投资30%、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同时,自2026年起对PUE>1.35的数据中心征收差别电价(超标部分加价0.2–0.5元/度),改造达标后可申请取消差价。北京市还提出用电调峰、鼓励数据中心进电力现货市场和提高绿电比重等举措,并明确2025年底将不同PUE级别数据中心的绿电使用比例提高到20%、30%、40%。

上海市成立了数据中心能碳管理平台,已汇集131家单体数据中心能耗信息,用于行业规划、用能监测和统计分析。上海发布《互联网数据中心能效白皮书(2024)》并推动相关标准修订,倡导节能改造和设备优化。市经信部门强调通过标准强化和监测评估,引导上海数据中心向能效高、绿色化方向发展。(届时还将探索市场化购电、绿电交易等方式,但具体奖励细节尚在推进中。)

中国电信南京(吉山)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绿色典型,通过创新制冷和能管技术大幅提升效率。例如该中心机房制冷系统采用水冷式中央空调、一级能效变频水泵和板式换热器,并在冬季利用自然冷源,显著降低制冷能耗;80%机房配备水冷列间空调、20%采用热管空调,实现更高能效。中心还部署了能耗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能耗和PUE,及时优化运行。这些措施使其获得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称号,并为节能降碳提供了示范经验。江苏省层面亦发布绿色转型政策(如支持算力网络绿色升级),但具体财政支持方案主要集中在节能示范和技术推广方面。

算力狂潮下的能源破局,中国数据中心绿色蝶变之路政策篇

内蒙古着力打造国家绿色算力保障基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目前投运的各类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已超过80%。当地建设了大规模光伏+风电发电项目,并通过绿电直供为中移动、中电信、中数云科等数据中心供电,预计每年可减少6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自治区出台方案支持数据中心用电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优惠电价(约0.32元/度)并要求绿电比例不低于80%。和林格尔区还积极推动“构网型储能”等技术,强化新能源场址预留和电网规划,与算力中心签订多年度电力合同,以保证绿电长期稳定供给。这些举措使内蒙古成为“东数西算”中最具绿色含量的区域之一。

青海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低温气候”优势,提出建设“绿色算力基地”。省政府文件支持数据中心建设侧储能和光储一体化系统,并将数据中心纳入峰谷电价政策范围,鼓励灵活调整用电时段降低成本。同时,青海推进绿电交易体系:扩大可交易绿证供应、鼓励企业购买绿电绿证来抵消用电碳排。为了加大绿电招引力度,青海规划了一批风光水清洁能源基地,明确“最大限度支持省内先进制造业和绿色算力发展”,以确保绿电供给匹配算力产业发展。未来将通过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等平台,提供绿电溯源和统计服务,助推数据中心等用能单位的碳减排。

贵州在“十四五”方案中将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列入重点。省政府明确加强数据中心节能管理,推广高效散热与闭环回收等技术,并提出到2025年,使规模以上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此外,还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重点对数据中心、园区中央空调等升级制冷系统技术,提高能效。这些政策显示贵州加强对数据中心电力和制冷设备节能要求的执行,鼓励采用高可靠性的绿色能源方案。

04

结语:协同共建,迈向算力与能源融合的未来

展望未来,中国数据中心产业的绿色转型已步入快车道。政策的强力引导与市场的积极响应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着“算力、电力、能源”三者的深度协同。高能效标准、高比例绿电将成为行业新常态,而“数据中心+储能”的模式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支撑。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商业模式日益成熟,一个算力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绿色数字未来正向我们走来。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算力狂潮下的能源破局,中国数据中心绿色蝶变之路政策篇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nobu.com/nnobu/2604.html发布于 2025-09-05 14:06:3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