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A股折戟,储能龙头“转战”港股

访客 2025-08-27 13:13:13 71354
A股折戟,储能龙头“转战”港股摘要: 储能龙头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8日启动招股,预计8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今年以来,储能企业掀起赴港上市热潮。储...

储能龙头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8日启动招股,预计8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今年以来,储能企业掀起赴港上市热潮。储能龙头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登集团”)于8月18日启动招股,预计8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企业此刻借力港股舞台,标志着国际化战略再迈出关键一步,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有望进一步提速,巩固在储能领域竞争优势,提升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A股上市未果

资料显示,双登集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便深耕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产品覆盖通信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储能、电力储能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在谋求港交所上市前,双登集团曾在2023年6月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拟募资15.75亿元,在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4月撤回上市申请。随后,双登集团转战港股IPO,于2024年8月、2025年3月先后两次递表。2025年8月,双登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体系和规管制度稳健,是全球企业投融资的首选地之一。业内有观点指出,双登集团转道港交所上市,是基于对资本市场环境与自身发展需求的综合考量,该公司有望通过港股对接国际市场并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

事实上,近年来双登集团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取得订单。例如,在印尼市场,双登集团IOH智能锂电订单突破5000万元。在马来西亚,双登集团新建的PACK工厂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批量生产。

据了解,此次港股上市,双登集团拟将募集资金净额用于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资助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公司海外销售及营销,以便增强公司全球影响力并促进公司国际销售;以及用作拨付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所需资金。

掘金数据中心

财务数据方面,双登集团在过去三年中营收稳步增长,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40.72 亿元、42.6亿元、44.9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2.81亿元、3.85亿元、3.53亿元。虽然2024年净利润有所回落,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从具体业务来看,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双登集团数据中心储能收入占比逐年攀升。2022年—2024年,双登集团来自数据中心的业务收入分别约为7.64亿元、9.0亿元和13.92亿元。进入2025年,双登集团数据中心业务延续强劲发展态势,前5个月收入达8.73亿元,其46.7%的营收占比超越通信基站业务,成为核心增长。

据了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渗透与推广,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已成为保障资料安全及能源安全的必要产品。在数据中心适当配置锂电储能系统,可充分发挥削峰填谷作用协助节省电费、降低能耗,同时作为备用电源提供电力保障。在此背景下,业内有观点认为,双登集团在深耕通信储能市场的同时,持续拓展数据中心储能等高增长赛道,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扩容趋势,进一步提升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

从行业角度看,近年来数据中心储能热度快速升温,相关支持政策频出。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业园区、工商业企业、公路服务区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突破69GWh,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300GWh,2024年—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市场竞争激烈

整体来看,双登集团在储能领域的积累将为其市场表现提供支撑。同时,随着此次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推进,其有望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夯实技术壁垒、拓展全球市场版图。

事实上,在国际化战略驱动下,近年来启动港股上市计划的储能产业链企业不在少数。4月,中伟股份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发布招股书,启动港股上市进程。招股书显示,公司寻求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建立国际股权融资平台,优化全球品牌形象,并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同样在4月,南都电源公告称,为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项。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赴港上市,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可能愈发激烈。随着资本的持续注入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对此,业内有分析认为,具备突出核心能力、能够筑起技术壁垒“护城河”的企业将更加获得资本青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储能企业要取得突破,需密切关注行业技术演进方向与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氢储能等新兴储能技术路线,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在确保产品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成本优化。同时,在赴港上市前,企业应充分了解香港资本市场的规则、要求和流程,并保持业绩稳定性与可持续增长性,增强核心竞争力,给予投资者信心。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