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突破100亿方!广西能源集团“气脉”输送贯通八桂

访客 2025-08-27 13:12:56 5722
突破100亿方!广西能源集团“气脉”输送贯通八桂摘要: 截至8月24日,广西能源集团所属广投管网公司累计向广西输送天然气突破100亿立方米!按等热值换算,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

截至8月24日,广西能源集团所属广投管网公司累计向广西输送天然气突破100亿立方米!按等热值换算,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标准煤1214.3万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85.5万吨、二氧化硫10.3万吨、氮氧化物8.9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4400万公顷,为管道沿线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源源不断注入低碳、清洁能源,助力广西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

初心不改,织密民生保供网

“十四五”以来,作为区内重要的中游天然气管道建设运营主体,广投管网公司积极履行能源保供责任,稳步推进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博白、鹿寨、河池专供、宜州、陆川等10条管道,投运里程近300公里,进一步织密了全区高效协同的输气网络。同时,成功取得国家管网天然气托运商资质,在原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气源基础上,积极拓展新气源,为下游用户提供更加坚实、多元的气源保障,显著增强管网供应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广投管网公司已实现广西13个市和15个县(区)通气,每天向36家下游用户供应“福气”,日均分输量超50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末同比增长119%,最高日分输量超60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峰值同比增长79%。

赋能发展,谱写保供新篇章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天然气供应则是保障项目高效运转的“血液系统”与“能量生命线”。广投管网公司主动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深入了解下游用户和产业园区企业用气特点与需求,通过建立市场动态监测机制、协调落实保障资源、价格激励等措施,持续扩大管道天然气覆盖面,将来自中缅管道、西气东输二线以及海上LNG的天然气输送至各大产业园区用户,供气范围已覆盖广西—东盟经开区、柳州高新区等多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园区。

今年以来,工业用气日均量超3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超40%,推动园区天然气利用水平稳步提升,以清洁能源赋能产业园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转型。

严守底线,筑牢安全防护墙

广投管网公司分输站分布在广西各地市,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加上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安全生产管理难度较大,广投管网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发展的第一生命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绷紧“安全弦”,建立“防护墙”,至今未发生一起企业负主体责任的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累计连续安全生产天数超4600天。抓好“责任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通过压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坚决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落地,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把好“重点关”,紧盯重点时段,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化企地联防联动机制,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健全安全防御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把天然气安全和管道保护知识送进田间地头、校园社区,切实巩固安全生产人民防线。管好“设备关”,高质量高标准守护输气设备和管道安全,设备完好率和投运管道阴极保护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从源头上筑牢夯实安全运行基础。

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广投管网公司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中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管道巡护方面,推动传统人工巡线向多维感知智能化防护升级,通过无人机巡护、光纤预警、高后果区实时视频等措施,实现“监测-分析-响应-验证”全链条智能化闭环管理,有效降低管道巡护的人力、物力成本,缩短事故响应时间,长输油气管道光纤安全预警模型已在玉林-陆川、田东-德保-靖西支线共165公里天然气管道中得到应用,并入选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目前,广投管网公司调度中心已完成33座分输站接入工作,可全天候远程监控其温度、压力、流量等生产信息,并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展示,实现“千里之外掌控全局”。下一步,还将以自动分输改造为突破口,通过集中监视和自动化提升双轮驱动改写管网传统运维模式。

从2013年投产时输气量不足1亿立方米到2025年累计输气量突破100亿立方米,一次次输量的突破、一个个数据的累加,是广西天然气管网发展历程的典型缩影。这张不断延伸的钢铁管网,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行,吐纳八方气流,承载万千期待,将清洁“蓝焰”送至千家万户的灶台,也燃动着广西绿色发展的新引擎,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路径。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