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访客 2025-08-14 16:01:06 79965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摘要: 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8月6日,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银隆新能源)迎来重大战略转折——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邓...

中国储能网讯:

2025年8月6日,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银隆新能源)迎来重大战略转折——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邓晓博卸任,方祥建正式接任并兼任董事长。这场人事调整中,最受瞩目的是董明珠正式退出董事职务,但其仍以17.46%的持股比例稳居第二大股东之位。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此次变动被视为格力电器深化新能源战略的关键信号。作为董明珠"储能梦"的核心载体,格力钛自2016年以30亿元收购案进入公众视野——当年董明珠联手万达、京东等资本巨头,将这家以钛酸锂电池技术见长的企业纳入版图,试图在储能领域开辟新战场。然而九年过去,尽管董明珠始终未减持股热情,但市场对钛酸锂技术的争议、新能源赛道的激烈竞争,让这家企业的转型之路充满变数。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方祥建的接任不仅意味着管理层的代际交接,更折射出格力在储能领域布局的重大转向。当"铁娘子"从台前退至资本幕后,这家承载着格力新能源野心的企业,正站在技术路线迭代与市场博弈的十字路口。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01

光储空协同发力,格力钛借“光储直柔”或迎扭亏关键

格力钛的财务困境持续考验格力电器战略布局。2022年净亏损19.05亿元、2023上半年亏损1.71亿元、2025年预期亏损约3-5亿元的业绩表现,不仅直接侵蚀格力电器利润,更引发资本市场对储能业务前景的质疑。

尽管格力电器在2024年财报中已对格力钛28.44亿元股权投资及6.12亿元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完成风险出清,但经营性拖累仍未消除:若2025年格力钛亏损3亿元,格力电器将按55.01%持股比例承担约1.65亿元亏损,占其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的2.8%;更严峻的是,格力为格力钛提供的14.78亿元连带责任担保存在触发风险,可能一次性减少格力电器利润14.78亿元,占其2024年净利润的4.6%。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为应对危机,格力电器2023年12月公告拟增持格力钛股权以强化控制权,但目前改善效果尚未显现。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格力电器透露将推动格力钛聚焦储能与特种交通领域,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评估业务风险及优化应收账款管理等措施扭转局面。然而,在储能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格力钛能否实现经营破局仍需观察。

02

储能行业技术路线重构,钛酸锂生存空间被谁挤压?

格力钛的困境,折射出储能行业技术路线的深刻变革。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技术路线加速落地。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以上,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而钠离子电池则凭借成本优势在低速车、储能等领域加速渗透。

在这种背景下,钛酸锂技术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尽管其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特性在电网调频、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场景具有应用价值,但这类细分市场的规模有限,难以支撑企业大规模商业化。更为严峻的是,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其能量密度已突破200Wh/kg,循环寿命达3000次以上,钛酸锂的技术优势逐渐被抹平。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301.04GWh,同比增长56%,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超90%。而格力钛的钛酸锂产品出货量不足1GWh,市场份额不足0.3%。这种市场格局,使得格力钛在行业爆发期沦为边缘玩家。

03

财务与战略如何平衡?格力储能投入的“度”在哪?

面对困局,格力钛并非完全没有突围机会。其钛酸锂技术在高安全、长寿命、宽温域等特性,在特种场景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2025年,格力钛与庐山景区合作的铛铛车项目,便是其技术优势在文旅生态中的创新应用。这种将储能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模式,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更为重要的是,格力钛的技术与格力电器的"光储空"战略具有协同潜力。在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等领域,钛酸锂电池的高安全性、长寿命特性可与格力空调的节能技术形成互补,构建"光储直柔"一体化解决方案。2025年,格力电器相关业务收入增长预期达50%以上,这种战略协同可能成为格力钛扭亏为盈的关键。

然而,这种破局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钛酸锂技术的成本劣势必须通过规模化生产或材料创新加以解决。其次,格力钛需在细分市场中建立技术壁垒,避免与头部企业正面竞争。最后,格力电器需在财务安全与战略布局间寻求平衡,避免因过度投入储能板块而拖累整体业绩。

04

写在结尾

董明珠的储能赌局,是格力电器布局新能源的必经阵痛。钛酸锂技术虽让格力钛错失市场爆发红利,却在特种储能场景埋下差异化伏笔——从极端温度环境到高倍率充放电需求,其技术特性正等待细分市场成熟。财务压力与战略定力形成微妙博弈:短期阵痛背后,是格力通过试错积累技术壁垒、构建产业链资源的深层逻辑。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当前行业已从规模竞赛转向技术深耕,格力钛的转折点恰在于能否将技术沉淀转化为定制化解决方案。管理层决策需平衡现实压力与长期主义,若能以开放姿态引入技术互补伙伴,或聚焦特定场景精耕细作,或能打开新局面。

这场赌局的本质,是传统制造巨头在新能源浪潮中的生存哲学——用试错成本换取未来入场券。当"十五五"储能多元化需求爆发时,格力今日的坚持或将显现其战略远见。

储能赛道没有终局,只有持续进化,董明珠的逆风翻盘,终需交给时间与市场共同验证。

(备注:第三方引用和转载来源于CESA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的数据,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董明珠的储能算盘:格力钛是弃子还是奇兵?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