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新能源狂飙发展之路
中石油正全力推进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号召,作为行业巨头,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狂飙突进引人注目,公司正加大投入研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致力于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近期,“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受到国际油价下降以及炼化行业低迷的影响,三大巨头的业绩同比均有所下滑。
虽然“三桶油“都在传统业务板块积极地实现上游增产,但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行依然挤压了其在上游板块的利润。需求不足叠加替代加速,国内成品油整体达峰,对于传统的油公司而言,转型是大势所趋。
因而,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三桶油”正以不同的方式推动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升级,并形成了各自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中石油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风光领域投资提速非常明显。
根据中国石油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9.93亿元。报告开篇就提到,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快速发展,经营业绩好于预期,彰显创新驱动为引擎的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
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70%。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上半年注入二氧化碳130.5万吨,油气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856.9亿元。
(来源:能源新媒 文/范珊珊)
拓展版图
在“十三五”后期,中国石油便将风光发电纳入“清洁替代”主路径,启动“自发自用、富余上网”的双重电力模式,构建以油区负荷配套为核心的分布式光伏网络,并在有条件区域推进集中式大基地开发。
2021年4月,中国石油正式将油气和新能源并列为第一大业务,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子集团)。
2021年12月,中国石油首个集中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玉门油田2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建成投运。同月,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照“支撑当前清洁用能替代、全产业链储备氢电转化技术、超前介入未来综合供能业务”三个层次布局,先期聚焦风能、光能、热能、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重点攻关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
2022年4月,中国石油首个陆上风力发电项目——吉林油田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全面启动。
自2021年确立"油气与新能源"并举的业务格局以来,经过4年多的布局与发展,新能源业务已从战略规划阶段进入实绩贡献阶段。
中国石油的新能源业务版图中,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刷新了中国石油已投运单体规模最大光伏项目的纪录,年供绿电21亿千瓦时,不仅保障了工业园区用电需求,更为下游乙烯项目提供了绿电支撑;吉林油田分散式风电项目累计发电超300万千瓦时;在长庆油田2647个站点布设分布式光伏,总装机突破30万千瓦,日发电量超过200万千瓦时,为万台抽油机提供稳定绿电等。
根据公开报道,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项目已覆盖20个省份,累计装机超过1300万千瓦,逐步具备区域绿电平衡与交易能力。
不仅仅是在风光领域,中国石油的新能源业务版图还在不断扩大。
8月28日,中石油济柴时代(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柴时代”)正式揭牌。济柴时代注册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由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济柴”)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持股比例分别为60%、40%。济柴时代经营范围包括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合同能源管理等。
钻井作业“电代油”是大势所趋,亟需配置运行可靠性高、容量衰减慢、电电转换效率高的储能系统。这也标志着中石油在储能领域的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
开发模式:与主业融合
不同于发电集团,中国石油开拓了一条结合传统业务的新能源发展道路。
塔里木油田将“沙戈荒”变为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推进光伏、光热等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据介绍,环塔里木盆地千万千瓦“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正加快建设,光伏项目加速布局,累计建成尉犁、且末、叶城、伽师、上库5座光伏电站,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
新疆油田作为CCUS业务的重点区域,日注碳量已达1700吨的历史新高,上半年累计注入量达12.78万吨。
纵观其业务布局与发展模式,中国石油坚持油气主业与新能源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油气热电氢"一体化布局,将传统油气设施与新能源业务有机结合,如玉门油田改造天然气管道用于掺氢运输,加油站网络布局充电桩等。
在资源获取上,优质风光资源竞争激烈,中国石油更多依托矿区周边区域进行开发,倒逼出“生态+能源”的开发模式。
针对电力消纳难题,塔里木也在尝试绿电直连项目。公司管理层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油区及周边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发展风光发电业务,积极争取牵头建设新能源大基地,提速发展地热业务,稳妥有序推进氢能业务。
不过,中国石油在新能源领域的拓展也面临不少挑战。电力行业经验的不足以及终端市场渠道的欠缺,都是需要突破的障碍。在电力消纳方面,如何确保大规模新能源装机实现有效入网,是现实面临的问题,塔里木的绿电直连项目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尝试。
挑战面前,转型发展的方向不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在署名文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石油篇章》一文中提到,中国石油党组将“绿色低碳”纳入战略体系,确立“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作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绿色发展三步走总体部署,明确到2035年新能源与油、气三分天下,2050年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的愿景目标。
随着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提速、储能与氢能业务的拓展以及新材料技术的持续突破,这家能源巨头向综合性能源公司的转型之路愈发清晰。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nobu.com/nnobu/2621.html发布于 2025-09-06 15:01: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