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超低风速下的稳健发电,3m/s风机年发电近2600小时

访客 2025-09-05 14:02:59 33793
超低风速环境下,3m/s的风速也能创造商业价值,风机在这种风速下持续运转,年发电时间接近2600小时,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业务在风力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来源。

编者按:随着“136号文”的深入推进,靠近负荷中心的中东南部地区再度成为新能源开发关注焦点。然而,这些区域往往人口稠密、风资源条件相对一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更经济、更安全、更友好的风电开发,已成为行业亟待升级优化的关键课题。在此背景下,风芒能源深入挖掘企业创新实践,致力于为行业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智慧解决案例。

从江苏淮安市出发,驱车两小时,再沿着蜿蜒的盘山小路转几个弯,便抵达了吾盛能源盱眙源宇古桑50MW风电项目(下称:盱眙风电项目)的现场。盛夏八月,雨过初晴,天边晚霞似火,记者甫一抵达,抬头便见10台远景风机如白色巨人屹立于旷野,悠长的叶片在风中徐徐转动。不远处,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低头吃草,宁静之中透出几分田园诗意。

在这幅恬静的画面背后,曾是一段历时数年的艰难历程。该项目原是在2020年“抢装”前获取的风电指标,但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后,按新电价重新测算项目经济性时,原建设方案难以实现盈利,一度陷入停滞,险遭放弃。

远景能源项目经理朱志乾告诉风芒能源,公司在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技术团队对项目所在区域的风资源条件、地形等展开深度评估。经过与客户多轮沟通,最终确定采用10台远景EN-192/5.0MW机组搭配166米混塔的方案。评估显示,新方案每年可提升超300小时发电小时数,项目从“亏本买卖”变成了“划算生意”。

盱眙风电项目于2022年批量吊装,至2023年实现全容量并网,突破了当时全国已批量安装的最高塔架高度,也刷新了全国风机叶尖最高纪录。投运两年以来,在远景能源和吾盛能源内部的同类项目对标中,这个项目的发电表现始终名列前茅,已成为区域低风速风电场开发的优秀案例。

166米塔筒“挽救”盱眙风电项目

风资源数据显示,盱眙风电项目所在地区2024年全年平均风速仅为5.4米/秒,属于典型的低风速项目。

原定的140米塔筒搭配156米叶轮直径方案在平价上网背景下难以实现经济性。为挽救这一项目,远景能源对当地风资源数据展开了深度分析,基于130米、140米和150米高度层的高精度风速监测,拟合出0.291的风切变指数。高剪切意味着增加塔筒高度将显著提升发电量,远景进一步测算得出结论:将塔筒高度从140米升至166米,每年可新增发电量约1645万千瓦时,项目投资收益率提高约2.68%,度电成本降低约0.03元。

基于精准的资源评估和技术论证,远景能源还针对当地复杂的环境特点提供了定制化的风机选型建议。盱眙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与海边直线距离接近100公里,区域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低山,兼具高湿、高盐雾与高温的气候特点。为全面适应项目的环境特性,远景能源针对性推荐了EN-192/5.0MW智能风机。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基于远景能源Model X陆上智能风机平台打造的机型,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核心部件全部自研,在盱眙项目中至今保持“零失效”运行纪录。

“远景能源的技术竞争力在业内有目共睹。”吾盛能源盱眙古桑风电厂长张晨泽表示,“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项目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数据显示,2024年该项目年等效满发小时数达2589.53小时。 “各项运行指标都很优秀。”张晨泽补充称,“风电场每月可利用率基本接近100%。”

采访当日,当地风速在140m高度仅为3米/秒,盱眙风电项目的风机依然保持缓慢运行。据介绍,周边风电场因建设较早,多采用90米或140米塔筒,年等效满发小时数普遍在1800~2300小时之间。“其他项目通常在风速达到3.5米/秒左右才能开始发电,而盱眙风电项目在风速刚超过3米/秒即可发出约200千瓦的电力。”张晨泽告诉记者,凭借着高风切变地区高混塔的技术优势,盱眙风电项目在发电效益和能源转化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周边风电场。

“混塔这条路走通了!”

盱眙风电项目上马时,混塔技术在国内方兴未艾,淮安区域的应用更是少见。这个“先吃螃蟹”的项目,无论吾盛能源还是远景能源,拍板实施都需要不小的魄力。

为了把控混塔质量,远景决定执行行业最严苛的标准,并为此构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从设计到交付的端到端管理。在原材料入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测试、现场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远景能源均设有专业质量团队与监造部门,实施多维度管控。

针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远景能源制定了详细的清单化管理要求。朱志乾表示,在项目交付时,公司要求项目经理每日按照清单,对关键工序进行拍照或录制视频,并上传至远景质量管理系统。以混塔的同心度测量为例,远景要求混塔每浇筑三层即进行一次同心度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存档,保证避免结构偏斜。

与此同时,远景质量管理系统搭载的AI识别技术可自动研判项目现场图像,一旦识别异常便会实时推送预警至项目经理手机,形成“人工监督+智能巡检”的双重保障机制。“在远景能源的全流程护航下,盱眙风电项目的混塔运输、吊装与交付高效有序。”张晨泽表示。

作为远景能源首个批量并网的混塔项目,盱眙风电项目的优秀表现也印证了远景在混塔领域的战略远见。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风电混塔分会统计,2024年国内陆上风电混塔项目定标量为6134.8万千瓦。其中,远景能源混塔项目定标量为1246.34万千瓦,占比20%,同比2023年增长超3倍,在11家采用混塔的整机商中位列第一。伴随混塔业务规模的指数级增长,远景能源市场增速保持全行业第一的同时,已交付的1700台混塔零重大失效。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nobu.com/nnobu/2582.html发布于 2025-09-05 14:02: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能源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