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访客 2025-08-09 17:45:20 10683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摘要: 中国储能网讯:8月7日,《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5〕576号)正式印发。这份...

中国储能网讯:

8月7日,《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5〕576号)正式印发。这份承载着山东能源转型使命的政策文件,以"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双轨机制为核心,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同时通过价格机制创新与交易体系优化,为储能了行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根据方案,山东省将分阶段实现新能源全量入市。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机制电价固定为0.3949元/千瓦时(含税),执行期限按全生命周期剩余合理利用小时数或投产满20年较早者确定;而此后新增项目则需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2025年首次竞价申报充足率不低于125%。这一差异化设计既保障了存量项目收益稳定性,又通过市场竞争激发增量项目效率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明确纳入差价结算机制的电量不再参与绿电交易和绿证收益。这意味着新能源项目需在"市场电价"与"绿色价值"之间作出选择,而储能设施通过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参与市场,或将成为平衡两者关系的关键纽带。例如,储能系统可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存储过剩电量,在价格高峰期释放,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又通过现货市场价差获取收益。

方案提出,机制电量由电网企业代表用户签订中长期合约,合同价格作为参考结算价,并与一次能源成本、现货价格动态衔接。这一设计旨在减少市场波动对新能源收益的影响,同时为储能项目提供更稳定的收益预期。例如,储能运营商可基于中长期合约价格与现货市场价差,制定更精准的充放电策略。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在现货市场层面,政策支持新能源报量报价或接受市场价格,全电量按现货价格结算,并允许分布式新能源直接或聚合参与交易。对于储能行业而言,这意味着更灵活的参与方式:独立储能电站可通过"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而分布式储能则可聚合形成更大规模的市场主体,提升议价能力。此外,政策适当放宽限价、调整机组启动费用上限,进一步降低了储能项目参与市场的门槛。

此次改革将辅助服务市场拓展至备用交易、爬坡交易等领域,并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调频费用由用户用电与未参与电能量交易的上网电量分担,这一机制设计直接利好储能技术。以锂电池储能为例,其毫秒级响应速度可完美适配调频需求,而政策将调频费用分摊至用户侧,有望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容量与成本补偿机制同样值得关注。方案优化发电侧容量补偿标准,按全网回收长期边际机组固定成本确定补偿价格,并分类型明确机组成本补偿原则。对于储能行业,这意味着参与容量市场的收益路径更加清晰,尤其是长时储能技术。

为保障市场平稳运行,方案建立"全市场、全品种、全周期、全主体"信息披露体系,覆盖交易数据、费用分摊、主体收益等关键指标,并构建多维度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对于储能企业而言,透明的市场信息有助于精准评估投资风险,而异常波动预警则能提前规避市场风险。

此外,政策要求电力零售市场设置封顶价,并由平台提供标准化比价功能。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终端用户权益,也倒逼储能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降低成本,推动行业良性竞争。例如,工商业储能用户可通过零售套餐比价,选择更具性价比的储能服务,促进市场需求释放。

此次改革被视为山东建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的重要抓手。通过全量入市与差价结算机制,新能源项目收益稳定性显著提升,而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间歇性问题的关键技术,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政策还明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将搭建竞价平台,负责差价结算与信息公布,并优化保障性电量代理购电方式。这一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储能项目参与市场交易提供更高效的平台支持。

随着《实施方案》的落地,山东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对于储能行业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才能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占据先机,共同推动山东能源结构转型迈上新台阶。

具体原文如下: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全量入市+差价结算!山东136文电价改革落地!

(备注:第三方引用和转载来源于CESA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的数据,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