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加码整治燃气计量“糊涂账”

访客 2025-07-31 14:47:34 39477
加码整治燃气计量“糊涂账”摘要: 这进一步提升了燃气企业做好计量合规工作的重要性,避免“毫厘之差”,让燃气不再成为“跑得快”的民生痛点。 一个普通的三口...

加码整治燃气计量“糊涂账”

这进一步提升了燃气企业做好计量合规工作的重要性,避免“毫厘之差”,让燃气不再成为“跑得快”的民生痛点。

加码整治燃气计量“糊涂账”

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每月大约消耗20—25立方米天然气,如果燃气表快3%,一年多交的费用可买一张短途高铁票。当前,全国城镇燃气用户超3亿户,微小误差叠加起来就是数十亿元的“糊涂账”。

为推进计量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生计量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计量环境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制定并发布《法制计量监管守护民生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大民用“三表”计量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可以说,这进一步提升了燃气企业做好计量合规工作的重要性,避免“毫厘之差”,让燃气不再成为“跑得快”的民生痛点。

计量乱象与监管盲区

计量被喻为市场交易之锚、民生公平之始。从抄表混乱到违规估抄,从智能电表远程控制存在监管空白到水表、电能表和燃气表“超期服役”导致数据失真,这些民生计量领域的痛点备受全社会关注。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的2024年民用“三表”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数据,民用“三表”计量专项受理投诉举报数量1.2万件,供水、供电、供气公用企业受理投诉举报数量6.2万件,更换失准计量器具3.6万台。

今年初在川渝地区发生的燃气“计量风波”,暴露出民生计量领域的突出问题。

在重庆燃气事件中,调查组核查发现企业存在“零估累抄”问题。在今年1月的账单中,有22.72万户用户前两月估抄气量为0,此次却需一次性缴纳3个月的气费。同时,企业抄表员每人每月平均需抄表超过4500户,工作力量严重不足,这些管理漏洞导致消费者权益屡受侵害。

乱象背后是法规滞后与监管手段不足。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颁布于1985年,虽有四次局部修订,但对民用燃气表的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到期轮换缺乏刚性罚则。而且,基层法定计量机构人员紧张,全国县级行政区的燃气表强制检定覆盖率只维持在90%左右,剩下10%的“盲区”往往就是投诉高发区。燃气计量已成为能源计量中“最贴近钱袋子”的环节,立法与监管升级迫在眉睫。

四大突破与三重约束

《方案》带来了燃气表全生命周期入法、从“周期检定”走向“状态评价+在线监测”、 企业“首负责任”写进行动指南和建立计量信用“黑名单”四大制度突破。未来,燃气行业发展将从粗放管理向精准计量转变,也将从资源导向转向服务导向。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油气事业部负责人陈新松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对完善计量相关立法提出要求。“当前实行的《计量法》于2017年修订发布,至今虽刚过8年,但这8年来科技的发展使得物联表具以及各类新兴产业的计量方式更加普及,《方案》对《计量法》这个计量工作基本法中相关细则的修改,将更加适应当前计量科技创新背景下对计量工作的监管新需求,也能更好地引导包括燃气企业在内的广大经营者以创新方式做好计量工作,保障消费者权益。”

广东省燃气安全专家程喜兵表示,《方案》构建了全链条监管体系。“具体看,这次从计量表具的生产制造、首次强检、安装使用到期轮换等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进一步加强了计量管理,能有效改变以往只重视生产制造和首次强检忽略后期管理的现状。同时,进一步压实供气公用企业的计量管理合规责任,通过制定《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公用企业计量行为合规指南》,能有效解决去年重庆等地出现的燃气计量纠纷争议。”

陈新松指出,对燃气企业而言,燃气表具的首次安装、日常经营中的数据记录与表具维护以及到期轮换,是计量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计量的争议与用户的投诉通常也源于这几个环节的疏漏。

“《方案》首次提出建立完善民用‘三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档案,通过对在用民用‘三表’进行登记造册解决以往民用‘三表’底数不清的问题,依据台账数据能进一步加强对表具到期轮换的监督管理。”程喜兵补充说。

“这样也是为燃气企业计量合规工作的开展划定了‘重点’。”陈新松说。

压实责任与严格监督

《方案》创新性地构建了多维监管体系。一经发布,已有部分地区开始响应《方案》内容,出台了针对燃气行业的计量监管政策。

福建泉州市监总局发布的《泉州市燃气计量管理制度》,就对计量器具从选购、首次强制检定、入库、出库到轮换、维修、报废等全周期管理提出了细致要求。在湖南长沙,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推出“十大举措”,包括每周定期检查、消费警示公示、信用联合惩戒等措施,这些经验将拓展到燃气计量领域。此外,监管方式也在不断智慧化。陕西咸阳稳步推进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使用登记、检验检测等业务线上办理,目前全市特种设备上线率达52%。同时,社会监督力量被充分调动。湖南长沙推出“你点我查”活动,线上线下征集线索,市民可对关注场所投票“点单”,监管部门每月对高关注度场所突击检查。

由此可见,监管的核心是压实主体责任。《方案》要求燃气经营者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部门职责和人员,“确保依职尽责,责任到人”。

陈新松也认为,通过监管与引导并行的措施,能够更加全面地提升燃气行业对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计量工作管理的能力,最终也将能够提升消费者在计量方面对燃气企业的信任度。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责任与监督不断压实,燃气计量将从企业自律迈向法治监管的新阶段。未来有望看到一个表准、账清、心明的用气环境。老百姓不再为“表快走字”而焦虑,燃气企业不再因“扯皮”而消耗口碑,监管部门不再因“缺法少据”而力不从心。

加码整治燃气计量“糊涂账”

文 | 本报记者 渠沛然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nenergy)

编辑丨赵方婷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