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价还涨不涨?两个月后见分晓!

中国储能网讯:
近日,一场席卷江西宜春和青海盐湖的合规整治风暴,让碳酸锂价格变成了“过山车”,全球锂电产业链的神经骤然绷紧。
7月17日,一纸《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通知》送达藏格锂业,因采矿权证载矿种仅为钾盐,未包含锂资源开采许可。目前,藏格锂业在青海察尔汗盐湖的工厂已全面停工。
与此同时,一千多公里外的江西宜春,8家锂云母矿山企业正焦头烂额编制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它们被宜春市自然资源局点名存在“规避审批权限、越权办理手续”问题,必须在9月30日前完成整改。
01
风暴眼:停产整改背后的审批漏洞
这场风暴的核心是采矿权合规问题。在江西宜春,国家审计署揭露了行业长期存在的灰色操作:8宗涉锂资源矿权被以“陶瓷土矿”名义办理手续。
“陶瓷土矿地方就能批,锂矿得自然资源部批,二者审批权限归属不同。”一位业内人士解释道。过去新能源需求高涨时,这种“降级审批”被默许,如今在监管趋严背景下成了整顿靶心。
而青海盐湖的症结在于伴生矿开采的合法性。藏格锂业依托的察尔汗盐湖钾镁矿采矿权仅登记钾盐开采,未包含锂资源开采许可。类似问题可能存在于青海其他盐湖提锂企业,行业潜规则暴露在监管聚光灯下。
此外,江特电机也于7月21日突然宣布子公司宜春银锂停产检修26天,时机微妙。不过江特手握正规锂矿证,其茜坑矿是从自然资源部直接办理的证件,耗时数年,在风暴中处境相对安全。
02
价格“过山车”:碳酸锂单周飙涨又回落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跟踪统计,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2024年5月开始下行,从10万元/吨以上下行至8万元/吨以下,9月触底后略有回弹。2025年一季度趋于稳定,但4月-6月持续下跌,从7.41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以下触底,进入7月后价格快速回弹。
图 2025年国内碳酸锂价格走势
7月25日,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LC2509)收盘价达80520元/吨,创5个月以来新高。然而,到了7月28日,主力合约价格又回落至73120元,较7月25日的高点收跌近8%,碳酸锂价格一下子变成了“过山车”。
市场测算显示,若江西8座矿山9月30日起停产,叠加两座8月9日采矿证到期的锂矿未能续期,下半年可能减少7.5万吨LCE供应。这一数字几乎能抹平年内供应过剩量,供需格局可能瞬间反转。
与供应收缩形成呼应的是强劲需求。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1—6月,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21.9GW/55.2GWh,同比增长69.4%/76.6%。2025年1—6月,国内储能(含直流侧设备)采招落地规模达46.1GW/186.7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243%,环比增长50%。
另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485.5GWh,其中出口累计销量为81.6GWh,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99.6GWh。
有机构认为,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需求增长超预期,头部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结合工信部稳增长政策提振市场情绪,三季度有望迎来需求旺季。
03
锂矿业变局:洗牌中的赢家与出局者
如今的青海盐湖岸边,藏格锂业的复产申请正等待批复;江西宜春的矿山办公室里,工程师们加班编制储量报告。两个关键时间节点高悬在行业头顶:8月9日,两座矿山许可证到期日;9月30日,八座矿山储量报告提交截止日。
同时,锂矿环保门槛也在提升。江西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要求,到2028年底80%的中型矿山需达到绿色标准,涉及生态修复、能耗控制等严格指标。部分中小锂矿企业或因难以满足新标准,选择主动退出或缩减产能。
这场停产整改风暴过后,短期供应扰动发酵对盘面仍会有推动作用,但中长期来看,行业终将向低成本、规模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如永兴材料采用自有锂云母矿及一体化冶炼工艺,2024年碳酸锂成本约5万元/吨,2025年规划进一步优化至4万元/吨。盐湖股份依托察尔汗盐湖资源,生产成本维持在3-4万元/吨区间。
虽然碳酸锂价格仍会起伏不休,但无论涨跌,一场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锂电产业革命已悄然启幕。而锂价能否持续回弹,两个月后自然见分晓。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